close

屁那天在49折的正面排列看到。希特勒草莓。一直在徘徊,該不該買
而且看時有點發抖,畢竟是希特勒。但因為充滿了老照片,我又下意識買了
看了幾天都看不完,裏面有些東西,實在寫的太工整,完全看不懂

但裏面有些小片段,是非常感人的
例1:年青人集結而成的【白玫瑰】團體
成員包括:蘇菲‧碩爾、其兄漢斯及克利斯多夫‧珀布斯特等…
這群年青人,因為受不了希特勒的大屠殺行為,於是印製了6000-9000份的DM
於德國南部及奧地利分送,最後一批傳單,於幕尼黑大學送發,後從迴廊上將最後的傳單丟入天井
被工友看見了,跟蓋世太保檢舉,於4天後被判死刑,當時的蘇非‧碩爾年僅21歲
然後這群學生的死亡,並不是平白的犧牲,透過他們的行動,喚起大眾長久屈服於希特勒暴政下的不同看法
蘇菲的男友,原是軍人,因受到白玫瑰事件影響,後來成為大法官,堅持反對德國再度擁有武裝設備,更長年拒絕服役作戰

白玫瑰的故事,後來有被拍成電影,我不大知道台灣有沒有上映
雖然查不到太多中文資料(德文、英文倒滿多的),但還是有一些照片,如下示:
(具備獨立思考的人種,好像都長的有點憂鬱,還是在那個年代,都是這樣子呢!)

 

 

  

**還有發行紀念郵局票**
 

**不能免俗的,也是有他們二人墓園的照片,我覺的在那時,有個墓園,已算幸福的了!**


當然,除了愛國志士,還是有一些其它國家的人,對猶太人伸出緩手
例2:【中國的辛德勒】前中華民國外交官何鳳山
前中華民國外交官何鳳山在二次大戰希特勒屠殺猶太人期間,
簽發數千張簽証助猶太人從奧地利赴中國避難的英勇事蹟,在美國國會的一項展覽上獲得表揚。

17歲的艾瑞克‧高德斯陶伯把除中國以外的駐維也納的50多個領事館都跑到了,一個簽證也沒有拿到。
富有同情心的何鳳山不忍看著猶太人在維也納等死,勇敢地打開了向猶太人發放簽證之門。
高德斯陶伯1938年7月20日一次就從中國總領事館拿到了20份前往中國上海的簽證。
這消息在猶太人中迅速傳開,中國總領事館門前每天從早到晚排著長龍,
許多求助無門的猶太人在這裏拿到了去上海的【生命簽證】,從而逃離歐洲去了中國,
或轉道上海去了美國、巴勒斯坦、澳大利亞等地。

何鳳山成批地給猶太人發放簽證,引起了納粹當局的不滿。
納粹以中國總領事館的房子是猶太人的財產為藉口,沒收了房子。
何鳳山就自己掏腰包,迅速把領事館搬到了另一處很小的房子裏,堅持發放簽證。
當時國內政界對向猶太人發放簽證意見也不一。蔣介石對德國有好感,使用德國軍事顧問,購買德國武器,
還把兒子蔣緯國送到德國學軍事。這自然對何鳳山形成了很大壓力,何鳳山於1940年5月被調離維也納。

何鳳山到底向多少猶太人發放了簽證,至今尚無準確數字,只是以找到的簽證號碼推算,至少是幾千份。
一位倖存者1938年6月得到的簽證號碼為200多號,另一位7月20日的簽證號碼為1200多號,
而漢斯•克勞斯的簽證日期為1938年10月27日,號碼為1906號。
1938年納粹的【11月大屠殺】之後,申請簽證的就更多了。
到1939年9月,70%的奧地利猶太人已外逃,我國上海收容的猶太人就達1萬8千人。
1938年後,中國上海成了全球唯一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,像在痛苦掙扎的猶太人伸出了救援之手,
給他們提供了一處生死攸關的避難所。從1933年到1941年,上海先後接納了3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。
除了數千人經上海去了第三國外,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之時,仍有大約2萬5千名猶太難民在上海棲身。

1997年9月28日,96歲高齡的何鳳山在美國三藩市去世。
女兒何曼禮在訃告中提到父親在任中國駐維也納總領事期間,曾向猶太人發過簽證。
訃告在《波士頓環球報》刊出後,在美國的猶太裔歷史學家艾立克‧索爾即打電話向何曼禮詢問此事。
接著,這位歷史學家找到了何鳳山親筆簽證的一些猶太倖存者及其後裔,找到了當年的簽證。
以後,猶太人在舉辦納粹大屠殺展覽時,都把何鳳山放在顯著位置,世界各國不少媒體也相繼對他進行了報導。
索爾教授說,兩年前,在猶太人圈子裏,沒人知道何博士的名字。
而現在,幾乎接觸到的每一個猶太人,都在講述何博士的故事。


【國際義人】稱號授予儀式之後,何鳳山的兒女來到耶路撒冷大屠殺紀念館的【義人園】
自1963年以來,已有1萬7千名義人的名字刻在園裏各國的石壁上。
在一堵刻著中國的石壁前,何氏兄妹輕輕地揭開一小塊黑絲絨布,花束裝飾下是何鳳山三個字,
兄妹倆人久久地撫摸著父親的名字。實際上,那些被救的猶太人誰也忘不了何鳳山的救命之恩。
不少被救者已不在人世,但何鳳山的名字仍珍藏在他們後人的心中。

右圖:何鳳山的兒女在義人園刻著何鳳山名字的石壁前

 

當年何鳳山發的簽証


例3:【日本的辛德勒】駐立陶宛日本領事:杉原千畝
杉原千畝的故事,曾被拍成電影【來自日本的救命簽証】,由反町隆史所主演
那個一直到上火車的最後一刻,還在簽簽証的一幕,的確滿感人的
關於這位大史上半生的文字,就先刪除,直接看後段就好了!

一九三六年十二月,杉原奉命派駐莫斯科日本大使館,但是蘇聯卻拒絕杉原入國,
原因是杉原精通蘇聯國情,又在二十四歲時發表了《蘇聯聯邦國民經濟大觀》論文,由日本外務省出資出版,
所以怕杉原進駐蘇聯後會洩露蘇聯國家機密。杉原只好轉任芬蘭。
之後,又在立陶宛、捷克、羅馬尼亞、加里寧格勒等地的大使館任職過。
不過,官階都是代理領事、代理公使、書記官,這是因為杉原擅長幾種外語,政府命他偵察德國與蘇聯的內情,
算是一種間諜身份,因此表面上無法任命他當正式大使,雖然他的職權相當於正式外交官。
而且,又因為他在立陶宛違背政府命令,獨斷發放六千份簽證給猶太人,
外務省就在他歸國之後的一九四七年,將他解職。這時,杉原才四十七歲,正值壯年期。

離開官職的杉原,為了生活,輾轉換了幾項職業,一九六○年,才以某家貿易公司駐莫斯科事務所長的身份,
再度迎接旅居海外的日子。直至杉原七十五歲時,他們一家人都一直住在莫斯科;
八十三歲時,杉原才在鎌倉自宅病床上寫下當時發放簽證給猶太人的真相始末。
一九八五年,以色列政府頒給杉原「外國國民正義獎章」,並在耶路撒冷山崗上,建立了表彰碑。
得獎後第二年,杉原便撒手塵寰,享年八十六歲。

一九四○年七月二十七日清晨,位於立陶宛中部河港都市Kaunas的日本領事館前,
聚集著二、三百名群眾。杉原派人出去探問究竟,才知道他們是從波蘭逃過來的猶太人。
杉原請進了五位代表,仔細聆聽他們的要求。原來他們為了逃到第三國,需要日本的過境簽證。
當時波蘭四周已經被德國包圍,想逃生,必需先從立陶宛入境蘇聯,再渡海到日本,最後逃到上海或是美國。
當時蘇聯是不允許沒有第三國簽證者入境,所以逃難中的猶太人們需要日本入境簽證。

杉原聽後,馬上打電報給外務省,可是外務省拒絕了。
杉原再度用電報陳請外務省允許他發放為期三十天的簽證,外務省依然不肯點頭。
七月三十一日,杉原終於決定背棄政府命令,發放簽證。
八月三日,立陶宛被蘇聯吞併了,日本領事館不得不撤退,可是杉原還是不分晝夜一直在書寫著証明。
八月二十三日到柏林赴任當天,火車啟動之前,杉原還是在忙著為群聚在車廂外的猶太人們書寫簽證。
這期間,杉原總計發放了四千五百張手寫簽證証明,人數是六千人左右。

日本政府在正式場合發表有關杉原評價的論點,是1991年外務大臣中山太郎訪問以色列時,說出「我們以他自豪」這句話。
遺憾的是,這時杉原已經過世五年了。同年十月,外務省政務次官在外務省公館宴請杉原幸子夫人,正式謝了罪。
這是因為這一年三月,立陶宛、拉脫維亞、愛沙尼亞三國,自蘇聯獨立,
外務省在調查此三國與日本之間的歷史交流檔案時,首次發現杉原的功績與被罷官的事實,才做出謝罪的決定。

 

希特勒草莓:屠殺、謊言與良知的歷史戰場


作者:卡蘿拉.史坦、英格.柏德森
原文作者:Carola Stern、Ingke Brodersen
出版社:商周出版
出版日期:2006年09月16日

--書簡介--
試想有一天,你想上街卻被禁止出門;再也不許和朋友見面;
所有的人都認為一切錯在於你;大清早你就被他們押走。
近七百萬的猶太人遭納粹屠殺;
為何人們面對恐怖統治卻默默服從?為何他們選擇不反抗?

當有人無辜受難,我們若保持沉默,我們是不是也是「共犯結構」的一部分?
這是一本值得深思與反省自我的一流好書,有助我們提升心靈與堅定價值觀的信仰。
——趨勢評論家胡忠信

有別於一般學術性的系統卻冰冷的史料呈現,本書傳記文學的體裁模式,
更有助於讀者跨越個人時效歷史與「第三帝國」的時間、世界觀與價值觀的落差,
能感同身受地深入認識這一段歷史發展。
——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德系系主任孟昭昶

強力推薦。針對那些令人惶然若失的問題,本書成功地給予解答……
以家庭故事的實例,讓歷史更容易傳達理解,因此非常適合現代史教學之用,能使歷史教學更為生動。
——法蘭克福匯報

經由不斷的視野轉換與感人的故事張力,令人感受甚深。
——法蘭克福環視報

適時適地的解釋名詞、人物、事件過程,是兩位編者特別成功之處……
本書嚴謹且直觀,可做為認識納粹時代的引介。
——猶太匯報

書內刊載了截至目前甚少曝光的照片,令人印象深刻。重要關鍵字也突顯出來。
這本價值非凡的書有清晰的文句,豐碩的回憶,呈現出無與倫比的歷史全貌——不只是針對年輕讀者。
——柏林日報

集合德國歷史學者與名家,深入淺出介紹人類二十世紀一段最驚心動魄的時代故事。
本書大部分作者,都曾經歷過納粹時代,他們在當時屬於「新時代」的一群,現在他們面對現代讀者,
描述那些曾經充滿狂熱、希望、恐慌、失望、悲痛的回憶。這些故事,對每一個新世代都需要一再講述。

本書內描述的時代故事,對現代人來說多半難以想像。閱讀此書時,你一定會產生許多疑問。
這些問題不容易回答,也不一定每個問題都有答案。
但是可以試想一下,如果處在那個時代,你會怎麼做?在你身上,可能會發生什麼事?

--編者簡介--
卡蘿拉.史坦(Carola Stern)
1925年出生於伍塞都島,原名愛莉卡?阿司姆斯(Erika Assmus)。
二次大戰後,她在東德擔任教師。1950年代逃至西柏林,透過各種文字發表,贏得研究東德專家之美譽。
東德國家安全局曾兩度試圖綁架她,因此她以假名卡蘿拉?史坦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。許多人僅知其筆名。

1960年代,她負責科隆一家出版社的政治類書籍編輯部門。1970年開始擔任西德電台(WDR)的編輯與評論。
退休之後,她在《交織的記憶》及《雙重人生》兩書中描繪自己的經歷,並出版一系列的名女人傳記。

英格.柏德森(Ingke Brodersen)
1950年出生,大學時期主修歷史。曾短期擔任教師,之後則長年任職於Rowohlt出版社,
編輯並出版政治類書籍,後來升任Rowohlt Berlin出版社負責人。

目前為作者及撰書專案經理,並為《卡夫卡》雜誌工作。
她與朵莉絲.施洛德—柯普夫共同出版《總理住在游泳池》一書,
並和麥布瑞特.伊爾納共同撰寫《小道消息報導--傳媒及其操盤手》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koxwang 的頭像
    kekoxwang

    MIRIAM

    kekox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